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_色哟哟国产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18VIDEOSEX性极品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无毒不卡

第三講 人工授精與孵化技術

欄目:專題培訓 發布時間:2017-12-14
雞的生殖系統不同于胎生哺乳動物。公雞的睪丸、附睪在腹腔內,交配器官是退化了的生殖突起,精子頭部是長錐形。

詳細介紹了雞的人工授精、雞的人工孵化技術 
                                               第一節  雞的人工授精
一、雞的生殖系統
    雞的生殖系統不同于胎生哺乳動物。公雞的睪丸、附睪在腹腔內,交配器官是退化了的生殖突起,精子頭部是長錐形。精子能在母雞輸卵管里的精子腺窩中生存達24天,并具有受精能力。
    母雞能每隔25小時左右排卵一次,只有左側卵巢和輸卵管發育,受精卵排出母雞體外后未達到孵化臨界程度(24℃)會暫停發育。
(一)公雞的生殖系統
    <公雞的生殖系統由睪丸、附睪、輸精管和交媾器組成。人工授精人員最需要了解的是公雞的交媾器的構造。
    公雞沒有像哺乳動物一樣的陰莖,但有一個包括乳嘴、腺管體,陰莖和淋巴襞四部分組成的交媾器。交媾器位于泄殖腔腹側,平時全部隱藏在泄殖腔內。性興奮時,腺管體、陰莖和淋巴襞中的淋巴管相互連通,淋巴襞勃起、淋巴液流入陰莖體內使其膨大,并在中線處形成一條加深的縱溝,位于中線前端的正中陰莖體(中央白體)也因淋巴液的流入而突出于正前方,此時整個陰莖自肛門腹側推出并插入母雞泄殖腔。正中陰莖體為一圓形突起。
(二)母雞的生殖系統
    母雞生殖系統由卵巢和輸卵管兩大部分組成,通常只有左側的卵巢和輸卵管發育完全并且有生殖功能。輸卵管由喇叭部、膨大部、峽部、子宮部、以及陰道部等構成。母雞的外生殖器陰道口和排糞口、排尿口共同開口于肛門,稱為泄殖腔。
    雞的生殖系統構造有別于哺乳動物。無論公雞、母雞的性器官均有不明顯、隱避的特點,因此我們應熟悉其構造,為人工授精的實際操作打下基礎。
二、雞受精的過程
    無論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精子會很快沿輸卵管上行并達到喇叭部的精窩內。如果交配(或人工輸精)后輸卵管內沒有蛋,精子到達喇叭部只需30分鐘左右。當卵子進入到喇叭部時,一般經過15分鐘左右即會有3-4個精子進入卵黃表面的胚珠區,但只有一個精子能與卵細胞結合而受精。其實公雞一次交配能射出的精子數量一般在15-80億之間,大量的精子犧牲在征途中。據大量實驗測定,精子數量不低于1億個,同樣能達到良好的受精率,人工授精正是基于此而提高了種公雞的利用率。當喇叭部有新老精子共存時,新精子的活力則大于老精子,受精的機會也多于老精子,最高的受精率通常出現在開配后的第三天。故種蛋收集工作通常從開配后的第三天開始。
三、雞的人工授精
    隨著籠式養雞的普及和發展,雞的人工授精得以廣泛推廣。雞的人工授精技術難度不大,容易掌握,設備簡單,投資少。雞的人工授精可以減少種公雞的飼養量,自然交配時,一般雞的公母比例為10-15只左右,而采用人工授精時,如按每周授精一次,則1只公雞可配100只甚至更多的母雞。生產實踐中為保證種蛋的高受精率,一般多采用3-5天輸精一次。按此計算,人工授精時雞的公母比例多為1:50左右。比采用自然交配法,可減少80%的公雞飼養量,降低了種蛋成本。采用人工授精時,公母雞是分籠飼養的。分籠飼養,可為育種工作提供方便,也為對公雞單獨補充營養提供了條件,有利于提高種雞精液品質。通常情況下采用人工受精時公雞都采用單籠飼養,從而減少雞間的啄斗,降低死淘率。
    任何方法都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在采用人工授精時,由于反復多次對公、母雞的生殖器官外力擠壓,和輸精器具的使用,難免對公、母雞的生殖器官,特別母雞的生殖器官造成損傷。因而在同一群體的公母雞的生產后期,采用人工授精時,常會發生生殖器官的炎癥等疾病,這在生產實際中應引起高度重視,并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采精、輸精過程中避免動作粗野,所用器具嚴格消毒等等,同時必要時可對種雞進行對癥治療。人工授精因經常從籠中抓雞,其應激反應也會對生產性能產生一定影響。
四、雞的人工授精具體操作
(一)準備
1.器具的準備:常用的雞人工授精器具包括:保溫杯、小試管、膠塞、采精杯、刻度試管、水溫計、試管架、玻璃吸管、注射器、藥棉、紗布、毛巾、膠用手套、生理鹽水等,有條件的還可以購置一臺顯微鏡,用來檢查精液質量。
2.種公雞采精適應性訓練:一般在正式采精前一周應對公雞肛門周圍的體毛進行修剪,和適應性按摩。
(二)采精與精液品質的評定
1.采精:多采用按摩法采精,具體操作因場地設備而異。生產實際中多采用雙人立式背腹部按摩采精法,現以籠養種雞的采精輸精為例簡敘其具體操作。
(1)保定: 一人從種公雞籠中用一只手抓住公雞的雙腳,另一只手輕壓在公雞的頸背部。
(2)固定采精杯: 采精者用右手食指與中指或無名指夾住采精杯,采精杯口朝向手背。
(3)按摩: 夾持好采精杯后,采精者用其左手從公雞的背鞍部向尾羽方向撫摩數次,刺激公雞尾羽翹起。與此同時,持采精杯的右手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開從公雞的腹部向肛門方向緊貼雞體作同步按摩。當公雞尾部向上翹起,肛門也向外翻時,左手迅速轉向尾下方,用拇指和食指跨捏在恥骨間肛門兩側擠壓,此時右手也同步向公雞腹部柔軟部位快捷的按壓,使公雞的肛門更明顯的向外翻出。
(4)采精: 當公雞的肛門明顯外翻,并有射精動作和乳白色精液排出時,右手離開雞體,將夾持的采精杯口朝上貼住向外翻的肛門,接收外流的精液。公雞排精時,左手一定要捏緊肛門兩則,不得放松,否則精液排出不完全,影響采精量。
    人工采精實際上是人為地刺激公雞的性興奮,以達到采精的目的,因而在手法上一定要力度適中,按摩頻度由慢到快。要給公雞帶來近乎自然的快感。在采精時間上要相對固定,以給公雞建立良好的條件反射,采精的次數因雞齡不同而異,一般青年公雞開始采精的第一月,可隔日采精一次,隨雞齡增大,也可一周內連續采精5天,休息兩天。
2.精液品質評定
(1)精液的顏色: 健康公雞的精液為乳白色濃稠如牛奶。若顏色不一致或混有血,糞尿等,或呈透明,都不是正常的精液,不能用于輸精。
(2)射精量: 射精量的多少與雞的品種、年齡、生理狀況、光照以及飼養管理條件有關,同時也與公雞的使用制度和采精者的熟練程度有關。平均射精量為0.3-0.45毫升,其變化范圍較大,可從0.05到1.00毫升。
(3)精液的濃度: 一般把雞精液濃度分為濃、中、稀三種,在顯微鏡下觀察視野中精子的數量,一次射精的平均濃度為30.4億/毫升,其計算方法是用血球計數板一個視野中的精子數量而推算,范圍在1-100億/毫升變化。
(4)精子活力: 精子活力對蛋的受精率大小影響很大,只有活力大的精子才能進入母雞輸卵管,到達漏斗部使卵子受精,精子的活力也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用精液中直線擺動前進的精子的百分比來衡量。
(5)精液的pH值: 采精過程中,有異物落入其中是精液pH值變化的主要原因。正常的精液PH值通常為中性到弱堿性,6.2-7.4。精液pH值的變化影響精子的活力,從而也影響種蛋的受精率。
(三)輸精
1.輸精時間: 從理論上講,一次輸精后母雞能在12-16天內產受精蛋,但生產實際中為保證種蛋的高受精率,一般每間隔5天輸精1次,肉雞因其排卵間隔時間較蛋雞長,和生殖器官周圍組織脂肪較多而肥厚,輸精的間隔時間應短一些,一般3天為周期。每次輸精應在大部分雞產完蛋后進行,一般在下午3-4點以后。為平衡使用人力,一個雞群常采用分期分批輸精,即按一定的周期每天給一部分母雞輸精。
2.輸精量: 輸精量多少主要取決于精液中精子的濃度和活力,一般要求輸入8000萬—1億個精子,約相當于0.025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數量。
3.輸精部位與深度: 在生產實際中多采用母雞陰道子宮部的淺部輸精,翻開母雞肛門看到陰道口與排糞口時為度,然后將輸精管插入陰道口1.5-2厘米就可輸精了。
4.輸精的具體操作及注意事項:生產實際中常采用兩人配合。一人左手從籠中抓著母雞雙腿,拖至籠門口,右手拇指與其余手指跨在泄殖腔柔軟部分上,用巧力壓向腹部,同時握兩腿的左手,一面向后微拉,一面用手指和食指在胸骨處向上稍加壓力,泄殖腔立即翻出陰道口,將吸有精液的輸精管插入,隨即用握著輸精管手的拇指與食指輕壓輸精管上的膠塞,將精液壓入。注意母雞的陰道口在泄殖腔左上方。目前絕大多數的生產場都采用新鮮采集不經稀釋的精液輸精。具體操作時宜將多只公雞的精液混合后并在不超過半小時時間內使用。以提高種蛋的受精率。人工采精輸精的器具,應嚴格消毒,防治疾病的交叉感染。
四、精液的保存與稀釋
    雞精液的稀釋是用專門配制的稀釋液稀釋。雞精液的冷凍保存仍處于試驗階段。對實際生產來講,用新鮮的精液輸精更為方便實用,故在此對雞精液的保存與稀釋方法不作介紹。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采用新鮮精液輸精,雞精液采出公雞體外后,若環境溫度太低也會影響其受精率。所以,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最好采用保溫集精杯集精。保溫杯中灌注32℃的溫水,實際操作時若無專用的保溫集精杯,也可用其他方法對集精杯保溫,比如用玻璃試管集精,然后置于盛有溫水的器皿中即可。

 
                                        第二節  雞的人工孵化技術
    禽類動物胚胎的發育過程不同于豬牛羊等哺乳動物胚胎的發育過程,前者動物學上稱之為卵生動物,后者稱之為胎生動物。胎生動物之胚胎從受精卵開始一直在母體內發育直到成熟成一個完整的動物幼體才產出母體。而卵生動物之卵在受精后在母體內完成了早期的細胞分裂后便產出母體。其卵,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蛋”,便停止了發育。在給予了適宜的溫度、濕度等條件,又會開始離開母體后的再次發育,直到發育成熟,破殼而出。這個過程稱之為孵化。孵化過程在自然界通常由禽類自己完成。
    禽類自然的孵化量小,難以適應規模化生產。人們在對禽類自然孵化進行觀察研究后發現了孵化過程中的許多條件是可由人來提供和控制的,由此出現了人工孵化。在我國家禽的人工孵化已有很久的歷史了,方法也很多。如在華北、東北、西北等北方地區廣為流行的炕孵法;江漸一帶采用的缸孵法;西南,華南等地使用的桶孵化;以及煤油燈孵化法等。上述這些方法,其共同的特點是:設備簡單、投資少,但勞動強度大,且孵化條件難以精確控制,憑經驗操作,故其孵化率難以保證。隨著科技的發展,集約化規模化養禽業發展的需求,自動控溫控濕,自動翻蛋的電孵化器近年來得以廣泛推廣使用。電孵儀器自動化程度高,孵化條件容易控制,孵化量大且出雛率和雛雞質量都明顯高于傳統的孵化方法,常見的電孵化器多為立體箱式孵化器。孵化量由幾千枚到上萬枚。目前為多數孵化廠采用。
    無論是傳統的炕孵法、缸孵法或其他方法,以及現代化的電孵化器,其孵化原理都是在模仿禽類的自然孵化所給予的孵化條件,即:溫度、濕度、翻蛋等等使之孵化,下面我們以目前生產常采用的箱式電孵化器為例,詳細介紹人工孵化方法及實際操作要領。
一、孵化廠建筑和設備安裝調試
(一)孵化廠建筑要求:孵化廠要盡量遠離交通干線和養禽場。有時受條件所限,需和種禽場建在一起的,應遵循盡量隔離,并建在上風口的原則。孵化廠的建筑要求通風、保溫,內裝修要利于沖洗清潔。高度應據所購孵化器的型號而定,原則是孵化器的高度再加2-2.5米為其凈空高度。具體的要求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二)安裝孵化器并測試性能:無論什么型號的電孵化器,通常都包括控制部分,蛋架、加熱、加濕,大風扇和轉動部分。大多數孵化器生產廠家會為你完成安裝。我們在測試時,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高溫、低溫、高濕、低濕的報警是否在說明書有關技術指標之內。門表溫度與控制器電子顯示器上顯示的溫度差值有多大。
2.轉動部分是否正常: 包括加濕器轉輪和翻蛋系統是否有卡住的現象。
3.風扇轉動的方向是否與說明書上要求的一致。
4.輔助設備是否正常: 孵化廠最重要的輔助設備就是備用發電機,電孵化器孵化用電必須保證。長時間的停電,將造成巨大的損失。若用市電供電,應準備一臺發電機;若用自備發電機供電,還得準備一臺備用發電機,以確保供電正常。
二、孵化前的準備工作
(一)孵化器和輔助設備的調試和檢查:孵化一般都具有季節性,在較長時間不使用孵化器和其他輔助設備后,開始新的一輪孵化前我們應該按本書本章孵化器的安裝及調試中述及方法,對孵化器進行調試檢查,以確保其運轉正常。
(二)孵化廠內外的環境和孵化器具的清洗消毒:在開孵前對孵化廠內外進行清潔,消毒地面消毒常用燒堿兌水澆灑。孵化廠內及孵化器可按每立方米甲醛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在溫度20-24℃,相對濕度75-80%的條件下密閉熏蒸20分鐘。孵化廠內外環境和孵化器具的清洗消毒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開孵后應按疫病的流行趨勢,氣候的變化等實際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毒。
(三)孵化工作安排及孵化記錄:孵化是一項時間性很強的工作。開孵前應據其銷售情況和本場的生產實際,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孵化日程。簡單地說,每批孵化間隔時間安排,工作人員的調配等等,都需要我們做出周密的安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設備利用率和提高勞動效率。孵化記錄,就是要將每批次的孵化情況用一定的表格記錄在案,主要內容有:開孵日期,孵化設定溫濕度,實際觀測溫濕度(溫、濕度觀測一般要求每隔2小時一次),上蛋數量,受精率,出雛情況,以及一些有關的情況,如:停電、機器維修等等。有了這些記錄,我們就可對孵化工作進行有效的檢查、總結,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的辦法,以提高我們的孵化技術水平。
三、種蛋收集與保存
    要想得到理想的孵化效果,收集優質合格的種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地來說用于孵化種蛋要達到以下要求:
(一)種蛋重量: 因不同的品種和產蛋期要求不一,但通常肉雞種蛋的重量應不低45克而不高于65克,太大太小的都不宜作為種蛋。
(二)種蛋形狀:種蛋形狀常用蛋形指數來衡量,但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更為簡便地以正常蛋形來選擇,即,太圓的、太尖的、大小頭不明顯的蛋,都不能種用。
(三)蛋殼質量:主要指蛋殼的厚度和致密度,致密度不夠的“沙殼蛋”,蛋殼太厚的“鋼皮蛋”都不宜種用。
(四)蛋殼色澤:一個品種的雞蛋都有正常的色澤,如羅曼的褐色,來航的白色等。不正常的色澤,往往顯示了種雞群或飼料的不正常,因而色澤不符合品種正常的色澤的蛋不宜種用。
(五)保存期:一般地講在夏秋季不宜超過4天,冬春季不宜超過7天。種蛋入孵是越新鮮越好,但這在生產實際中不太現實,因而就有在一個種蛋保存的問題,種蛋保存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消毒:通常種雞場均采用每天兩次集蛋,將收集起來的種蛋及時送入種蛋庫消毒,最常用的消毒法是:甲醛熏蒸,一般每立方米空間有甲醛28毫升,高錳酸鉀14克。
2.保存溫度:雞胚的發育臨界溫度是24℃,種蛋保存溫度及少應低于此,最好能在17-16℃。當然溫度也不能太低,有資料介紹當溫度低于4℃時,雞胚容易凍傷。因此,種蛋庫應安裝空調設備。
3.保存濕度:以相對濕度60-70%為宜,在使用空調時應特別注意,實際生產中常采用放置水盆的辦法。
4.存放種蛋宜小頭在上。
5.通風換氣:種蛋有生命的,空氣質量的不良會嚴重影響其生命力,因而種蛋庫每天應定時開啟門窗換氣。
6.夏季使用空調時,種蛋從蛋庫取出后,因溫差的原因,蛋殼表面會起水珠,因此應將之置于常溫下5-8小時以使蛋內容物的溫度和外界的溫度趨于一致。
四、孵化實際操作規程和方法
    每個孵化廠家使用的設備和實際生產情況不同,其孵化程序不盡一致,但大致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一)上蛋:按種蛋標準選擇符合要求的種蛋上架,此時應大頭朝上,小頭朝下。上蛋時按一聽、二看再上蛋的方法選擇種蛋。聽:兩枚種蛋互相輕碰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響,據此可判定是否是裂紋蛋。看:看蛋形是否正常,是否是沙殼蛋、鋼皮蛋等。
(二)開機:
1.開機前應嚴格檢查是否有卡盤現象存在。
2.開機時間:根據本場出雛時間要求確定合適的開機時間。雞的孵化時間為21天,但應加上開機后機內溫度上升到孵化設定溫度的時間,根據不同的環境溫度,一般要提前1-10小時左右。
(三)孵化器內種蛋消毒:當孵化器內溫度達到34℃左右時,即可對之進行甲醛熏蒸消毒,方法同種蛋庫時的消毒,熏蒸半小時后應大開箱門,迅速排出消毒氣體。有時應諸多原因需要增加消毒次數時,應避開開機后24-96小時。因為此階段胚齡的雞胚,對甲醛氣體高度敏感。
(四)照蛋:照蛋的目的是檢出未受精卵和血環蛋,死胚蛋等,同時可以觀察雞胚的發育情況。和標準發育情況比較,以調節孵化溫度。通常,第一次照蛋時間,褐殼蛋在孵化后7天,白殼蛋在5天。此次照蛋整批入孵蛋都要一一檢查。第二次在14天,第三次在17天,進行抽查,其目的是檢查其發育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孵化溫度。照蛋的工具很多,最常用的是手持式照蛋器。這種照蛋器形似電吹風,內裝12伏的直流燈泡,聚光后的光線較強,用其端口部貼近種蛋大頭,可以清楚的看見蛋的氣室,和血管胚胎等。當然要快速準確地判定是否是受精蛋,要通過多次的練習。雞胚不同日齡的發育情況簡述如下表。
表4-1 雞胚每日發育情況
胚 齡    特               點
1       胚盤明區形成原條,其前方形成原結,頭突。
2       形成血管,羊膜覆蓋頭部。
3       眼的色素開始沉著,腦、四肢原基出現。
4       肉眼可見尿囊,羊膜腔形成,舌開始形成。
5       胚體呈“C”形,可看到黑色的眼點。
6       喙原基形成,可見頭部和軀干兩個圓團。
7       胚已顯示鳥類特征。口腔鼻孔形成。
8       胚在羊水中浮游。
9       背出現絨毛。
10      喙形成、尿囊在蛋的銳端合攏。
11      冠出現鋸齒。
12      眼被眼瞼遮,蛋白大部已被吸收。
13      眼瞼達瞳孔,頭覆蓋絨毛。
14      頭朝向氣室,全身覆蓋絨毛。
15      眼瞼合閉。
16      蛋白幾乎全被吸收。
17      肺、血管形成。
18      喙朝向氣室。
19      開始睜眼,蛋黃被吸收到腹腔內。
20      眼睜開。
(五)翻蛋:翻蛋能減少雞胚粘殼的可能,在孵化期內都應定時翻蛋,一般每兩小時一次。用電孵化箱時這一過程機器會自動完成。
(六)落盤:當孵化到18天后將蛋從孵化器移到出雛器稱為落盤,常見的孵化器都有配套的出雛器。一般孵化器中蛋架上每格是多少枚種蛋,其出雛盤的大小尺寸是與之相合的。落盤時操作應輕、快,穩。落盤后應對其進行消毒,方法是:關閉出雛器的進、出氣孔和箱門,每立方米用甲醛14亳升、高錳酸鉀7克,熏蒸10分鐘后立即大開箱門啟動出雛器的大風箱迅速將殘留消毒氣體排出。落盤的時間根據生產實際可適當提前,但不宜早于16天。
(七)出雛:正常情況下孵化到19天多時開始有少量啄殼出現,20天時大量啄殼且有少量出雛,21天出雛結束。當出雛結束后,讓雛雞在出雛器內再待3-4小時,將其絨毛烘干。然后開始揀雛。一批入孵蛋中,出雛的時間不會完全一致,一般相差4-8小時。所以有許多廠家進行2-3次揀雛。但從工作安排和防疫注射多方面考慮,用電孵化器出雛,集中一次揀雛是較適宜的方式。其實多揀一兩次雛,并不明顯增加雛雞數,相反卻造成人員安排緊張和加大電力消耗。
(八)出雛器清洗消毒:出雛時,出雛器會留存大量絨毛。出雛器內高溫、高濕是細菌繁殖的有利場所,因而出雛后應及時進行清洗消毒,可選用消毒藥品很多,本著針對性強(近期可能流行的疫病)腐蝕性弱的原則選用即可。
    一般地講,整個孵化操作程序大致如上所述。當然,根據不同的情況可能應會增加或減少一些程序,例如夏季孵化,有的廠家無衡溫設備,此時可考慮在孵化后期(14天以后),每天定期定時涼蛋。冬季孵化,可能出雛器的濕度加不上去,這時可用灌注溫水來增加溫度等等。
五、孵化溫度、濕度和通風量的掌握
(一)孵化溫度: 在孵化溫度、濕度和通風量三者中,孵化溫度是尤為重要的,它是決定化成敗和孵化效果好壞的第一要素。大量的實驗和生產實踐表明,雞的人工孵化溫度在37.8℃左右。但是,根據種蛋的大小、品種和環境溫度以及機器性能不同,理想的孵化溫度會有一定的變化,但高不會超過38.5℃,低不能低于36.5℃。在討論孵化溫度時我們應建立這樣一個基本觀點,即,理想的孵化溫度,就是在滿足孵化積溫(從大于臨界溫度開始計算到出雛時間的累計孵化溫度)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使設定的孵化溫度接近37.8℃。孵化溫度設定在生產上常用衡溫孵化和變溫孵化兩種方案。對于整批入孵變溫孵化法而言,在環境溫度24℃左右時,1-5天38.2-38℃,6-13天37.9-37.7℃,14-18天37.6-37.4℃,19-21天37.2-37℃。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還需定期對胚蛋發育情況進行檢查,作為調節溫度的參考。
(二)孵化濕度: 孵化濕度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出雛階段,出雛時相對濕度不能低于60%,以保持在65o—70o%之間為最佳。較高的濕度有利于雛雞啄殼,濕度低了會引起粘毛等現象,影響出雛。孵化階段的濕度應掌握前高后低的原則,一般為6天前60-55%,6天以后到落盤保持在50%左右即可。因濕熱的穿透力強,在同樣溫度條件下高濕可使胚胎吸收的熱量增加,這在實際生產中應引起高度重視。
(三)通風量: 由于數量眾多的種蛋密集在相對窄小的空間,而胚胎的發育需要良好的空氣環境,因此,電孵化器都設有大風扇和進、出氣孔。在使用電孵化器孵化時,我們要有這樣一個基本觀點,只要孵化器的大風扇在正常轉動,無論進出氣口開啟程度的大與小,只要不是密閉,由于負壓的作用。孵化器都不會嚴重缺氧。許多有關書籍上都強調孵化器通風量應掌握早期小后期大的原則,當然,若能保證孵化的溫度,這樣做是有利胚胎發育的。但有時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如冬季嚴寒,孵化廳保溫條件又差。通風量大,不僅浪費電力,有時甚至連設定的孵化溫度都不能保證,反而出現孵化效果不理想的現象。就筆者對多年的生產實踐總結,當環境溫度較低時,使用電孵化器孵化,在保證大風扇正常運轉的前提下,考慮孵化通風量時應兼顧保證孵化溫度。
    綜上所述,孵化溫度、濕度、通風量相互影響而又共同作用,在把握好孵化的第一要素即孵化溫度的前提下,兼顧好濕度和通風量將獲得你所具備的條件下的較為理想的的孵化效果。
六、孵化效果檢查
    在種蛋品質正常的前提下,理想的孵化效果表現在:(1)出雛率高(一般受精率在85%以上時,受精蛋種出雛率可達90-94%);(2)雛雞絨毛潔凈、有光澤、蛋黃吸收良好、腹部柔軟、臍帶部愈合好、干燥且被腹部絨毛覆蓋;(3)雛雞站立穩、叫聲宏亮、對光生聲音及振動反應靈敏,出雛時間相對集中。出雛效果能達到上述3點要求,可以說你的孵化技術方案基本上是合理正確的。
    在孵化實際生產中我們常遇到孵化早、中、晚期出現雞胚胎的異常死亡,其表現和造成的主要原因簡述如下:
(一)胚胎前期死亡:孵化前6天胚胎的死亡率占入孵蛋的1-3%,若超過這個范圍,說明我們的孵化存在問題。從孵化的角度講,造成胚胎的早期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種蛋熏蒸消毒不當(濃度太高,時間過長)和孵化前期溫度過高。夏季孵化,種蛋從溫度較低的蛋庫中取出,未經逐漸升溫處理,而直接孵化,會因溫差太大,蛋殼表面出現冷凝水現象,此時若進行熏蒸消毒,往往會造成雞胚胎早期死亡。
(二)中期死亡:若7-12天胚胎的中死占入孵蛋的5%左右,一般可視為正常情況。造成雞胚胎大量的死亡一般與孵化溫度過高、通風不良、翻蛋不正常有關,其中翻蛋不正常是雞胚胎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后期死亡(13-18天):溫度過高,小頭向上孵化和通風不良可引起后期死亡偏高,孵化正常時,胚胎后期死亡率不會超過入孵蛋的5%。
(四)出雛期間的死亡: 
1.悶死殼內:通常出雛時的高溫高濕,特別是通風不良是其主要原因。
2.啄殼后死亡:如果洞口多粘液是高溫高濕所致;而蛋黃未吸收完全,尿囊合攏不全多因落盤時溫度驟降所致。出雛期胚胎的死亡率在整個孵化過程中一般占入孵蛋的6-7%。
    人工孵化的數量大,一批種蛋中會存在一定比例的弱胚,各期胚胎的死亡率的在正常范圍內,說明孵化技術方案沒有大的問題。同時胚胎的死亡除不正確的孵化方案外,種蛋的保存期太長,保存期內溫度過高過低,種雞的營養不良和疾病,都會造成雞胚胎的死亡率增高。

                                                                               (劉光華)